都说夏天到了,应该适当让身体吃点“苦”,这样能降火气、安心神、燥水湿、利脾胃,那么,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味很苦的“参”。
或许一提到“参”,大家就会想起人参(白参、水参、元参、红参)、党参、花旗参、西洋参、高丽参等“补气”之参,而事实上,“参家族”的成员有很多,它们的擅长的领域也各有不同,比如适合儿童的太子参,养肺滋阴的沙参,活血化瘀的丹参,滋阴降火的玄参,以及这“味比黄连苦,功如人参强”的苦参。
(资料图)
下面,我们就来看看这味与夏季很相配的“苦参”究竟有哪些特点?
苦参
味更“苦”
中药有五味,酸苦甘辛咸又各具“特性”。
敛汗多取“酸味”,补益多选“甘”品,虽然,大家常把中药说成“苦药汤”,但并不是大多数中药都能均具“苦味”的,您觉得“苦味”药品的特点是什么呢?比如,苦瓜、苦胆、莲子心、杏仁、大黄、黄连……
苦味“能泻、能燥、能坚”,比如穿心莲的泻火,陈皮的燥湿,黄柏的坚阴,都是苦味药物真实特点的具体应用。而苦参,其功“与芩、连、龙胆皆相近,而苦参之苦愈甚”。
功如“参”
中药里面的“参”,在我看来,它就好像“劳动模范”一样的荣誉称号,表彰的是不同领域,不同家族的杰出代表。参家族的成员也来自五湖四海。人参、西洋参来自五加科,丹参来自唇形科,玄参来自玄参科,太子参来自石竹科,沙参家族就更不同了,南沙参来自桔梗科,北沙参则属于伞形科。而苦参来自豆科。“参”字的来源说法众多,而我更倾向于赵平安先生的解释,从“参”的字形来看,它就好像“人的头上佩戴了簪笄”一样,而带有“参”字的中药,可能也代表了一层更有益于人的意思吧。
苦参之益则体现在“酸苦涌泄为阴”这六个字中。苦能燥湿,而无论外湿、内湿、湿热或者寒湿,其中的“湿”均都与“阴津”代谢息息相关,而酸苦之于阴,性属同类,同气相求,酸味是收敛的方法顾护津液,而苦味则可以通过或吐或泄或阻止阴津向病理之湿的转化的方法,达到固阴护阴的目的,也就是“苦能坚阴”之意。
古之“杀虫”
我理解很多人说学中医难,典籍多,理论深,就连阅读起来还需要先跨过古文这个基础的门槛。不仅如此,当我们读懂了古文中字、词、句之后,很多问题还是没办法理解,比如“脚气”“痛风”“心痛”“杀虫”等等带有这些词汇的句子处,我们读得通,也看得懂,但放在上下文中,就是不明白。
其实,这是因为中医古籍中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词语,是古今异义的。现如今我们理解的“脚气”多指“足部真菌感染”,而古之脚气,其实,更接近于“心衰”后出现的脚部浮肿等足部不适问题。而“杀虫”也是如此,现如今我们理解的“杀虫”多指杀灭寄生虫病,而古籍中的杀虫它涵盖的意义应该更广一些,既包含看得见的“寄生虫”,也会包含一些“多湿、多热”环境下出现的搔痒、红肿等不适症状,在我看来,所谓“杀虫”更像是一种比喻的修辞手法,表达出那种“痒痛”的感觉就像是被蚊虫密集地叮咬过一般。
而苦参正是因为它具有味“苦”如“参”的特点,才能够发挥出独特的“杀虫止痒”之效。
“苦”能燥湿
“湿邪”一直以来都是让人比较挠头的存在,湿浊上犯会头痛,痘痘频发;湿浊下注会引起小便不利,大便粘腻,白带异常,瘙痒难耐;湿留肌肉关节,会引起水肿,腰腿、关节疼痛;湿困中焦脾胃还影响食欲,影响机体对于精微物质的运化,出现湿疹湿疮,甚至影响身材,出现虚胖或腹型肥胖等问题。
所以,一直以来“祛湿”都是比较热门的话题。但我想说,虽然湿邪都是一种,但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也会引起湿邪羁留位置的不同,与寒热结合的不同,所以,选择适合自己的祛湿方法之前,一定要分清自己的体质特点,比如胃口差,大便稀溏之人,适合选择“健脾祛湿”的思路,如山药粉、参苓白术散;比如容易心慌,反胃,睡眠质量差,小便量少且频者,就可以选择茯苓粉;关节痛的可以选薏苡仁;胃口差,吃饭不易消化的可以选砂仁、豆蔻等等,而苦参当然更擅长燥湿。
下面,我们就来看看“苦参”在实际的生活中又能够创造出哪些惊喜?
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,味苦性寒,归心、肝、胃、大肠、膀胱经,具有清热燥湿、杀虫利尿之效。适合于湿邪下注引起的白带异常、阴痒不适;湿热泄泻、痔疮出血;湿疹、湿疮、疥癣;湿热小便不利等问题。《本草乘雅》释苦参:“苦者言其味;参者言其功力相上下外也。”
妇科问题
要说擅长用精简的药物治大问题的医者,当然非医圣张仲景莫属,那么,医圣是如何运用苦参的呢?就是“杀虫”。
狐惑之为病,状如伤寒,默默欲眠,目不得闭,卧起不安,蚀于喉为惑,蚀于阴为狐,不欲饮食,恶闻食臭,其面目乍赤、乍黑、乍白。蚀于上部则声喝,甘草泻心汤主之。蚀于下部则咽干,苦参汤洗之。
《金匮要略》中有一个较为生僻的病名“狐惑”,这种病多是因湿热毒邪内蕴,循经上攻下注而引起以口、咽、眼、外阴溃烂等位置的溃疡,因为病位多变,常常会让人惑乱而狐疑不定,故名曰狐惑。
而狐惑症状出现在“下部”,比如我们常说的妇科炎症、阴道炎等问题时,且兼见嗓子发干的表现时,说明体内有热,则可以用苦参汤洗之。苦参汤仅一味苦参组成,提前浸泡半个小时左右,熬一锅水,然后先盛出1~2口的量,不用多,毕竟苦参大苦大寒,容易碍胃,剩下药汤用于早晚熏洗患处,很好用。
而且苦参的这一用法也不局限于狐惑病,如《药性论》中所言:“治热毒风,皮肌烦燥生疮,赤癞眉脱”,也就是说,对于湿热引起的“瘙痒”症状都可以选择苦参加减外用熏洗,比如白带色黄,脓疱疮、疥癣、麻风、牛皮癣、湿疹、荨麻疹等症。
痔疮便血
苦参,味极苦,善燥湿,尤其是那种湿热互结的湿,《日华子本草》言苦参:“治肠风下血并热痢”,说的就是苦参能够治疗湿热羁留肠胃会引起痔疮便血、血热下痢等问题,这时也可以选择苦参,如《外科大成》苦参地黄丸,方便一下的用法还可以选择苦参配槐花,煎汤熏洗,适合于血清色鲜,排便时血液喷射四散,舌淡苔腻,脉弦数者。
粉刺、痤疮、酒糟鼻
《神农本草经》言苦参:“主除心腹结气、癥瘕积聚,除痈肿”。那么,这句话怎么理解呢?苦味入心,苦参能善治心律失常,而苦参真的能够消痈肿,除积聚吗?
当然。《随身备急方》中用苦参配生牛膝为丸治瘰疬。现代医学中常将苦参用于肿瘤,而且苦参碱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试验中也得到进一步证实。因为这些应用方法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远,所以,常常不被提及。
但有一个中成药“当归苦参丸”,其实也算是一种苦参消痈散结的具体体现,当归苦参丸常用于血燥湿热,引起头面生疮,粉刺疙瘩,酒糟鼻赤,而这类问题在中医里面的名字多为“疮痈”。
“寒”能清心利胆
《备急千金要方》治卒中恶心痛,系用苦参一味,和醋煮服。《古今录验》治疗心痛,亦用一味黄连煎。以苦能入心经,徐灵胎称其“苦入心,寒除火,故苦参专治心经之火”。《名医别录》载苦参可“养肝胆气,安五藏,定志益精”。而按照寇宗奭的说法“气坚则壮,故苦可以养气。”
一个说清,一个说补,好像有些矛盾。究竟怎么回事呢?
苦参其本味是苦,苦主要就是清热燥湿坚阴,苦参入心经,所以清心解热除烦。苦参的清心之力,适合心火旺盛,出现猝然心痛,心律失常,心烦失眠等。至于“养肝胆,安五藏”,《本草备要》是这样解释的: “苦燥湿,寒胜热。湿热去则血气平和,而五脏自安。”正如《内经》有言“寒则热之,热则寒之”,这个补,实质上是“以清为补”。只要体内正气尚足,祛邪就是安正。而且现代医学对于苦参“清心利胆”之力方面也做了许多研究,且表明“苦参对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均有改善,不论寒热虚实,均可配伍使用,而苦参中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,则具有保肝利胆之效”。
我想,也正因为苦参种种不可替代的优点,现如今苦参的中成药也越来越多,苦参胶囊,苦参凝胶、复方苦参洗剂等等,在剂型的选择上也更加方便。但是,苦参虽然叫“参”,仍是大苦大寒之品,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之中,也仅仅位列“中品”之位,意在表达其不宜常服久服之意,而且若肾阳不足,年高脾虚之人,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辨证加减。
这就是今日份的苦参了。
我想,或许“吃苦”就是我们文化中磨灭不掉的一环吧,毕竟老话常说,乐极要生悲,而苦尽才能有甘来。而今,我们品尝了比黄连还苦的参,相信,明天定会有比蜜糖更甜的日子在等待着我们。
好了,我们下期再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