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 题:田间地头看“三夏”
新华社记者
【资料图】
“夜来南风起,小麦覆陇黄”,又到夏粮收获时节。记者近日分赴天津、山西、新疆、河南产粮区,走进田间地头感受“三夏”生产的腾腾热气。
作为天津最早“开镰”的静海区,顺利收割37万亩小麦是今年麦收的“计划表”。“眼下,我们村的麦田已经进入收尾阶段。”静海区唐官屯镇尚庄子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姚克东对记者说。
静海区蔡公庄镇绍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绍印,在麦田中捏着未收割的麦穗笑得很开心。“今年四五月份灌浆时,雨水足、天气好,小麦长得有劲儿。”他说,去年合作社的小麦亩产在350公斤左右,今年的产量不会低于去年。
据天津市农业农村委介绍,今年天津市小麦播种面积约180万亩,大面积机收于6月11日从滨海新区、静海区开启,由南至北梯次展开,将于6月26日左右基本结束。
在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胡张乡王村,记者看到,一望无际的麦田一片金黄,到处是丰收景象。
种粮大户谷王学正守在麦田旁,看着三台联合收割机收割他种的小麦。“我种的2400亩小麦已经成熟的可全部收完,剩下还没成熟的可以再等等。”谷王学说,根据天气预报,下一场降雨前他种的麦子就可以完成收割,现在已经不需要像前几天一样夜间加班收割了。
根据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,截至6月16日,这个省已收获小麦551.98万亩,收获进度达66.95%。
6月13日,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粮农阿依夏木·托乎提正组织收割机收割小麦。随着农业技术发展,她的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连年增加。同时稳定的政策收购价让她的种粮积极性不断高涨。“今年肯定丰收。”阿依夏木·托乎提说。
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,6月2日,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冬小麦率先开镰,拉开了新疆夏收序幕。目前,夏收已在喀什地区、和田地区等地陆续展开,新疆冬小麦自南向北开镰收割。213个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、累计5252台小麦联合收割机投入夏收。截至6月11日,新疆各地已收割小麦56.19万亩。
在我国粮食生产大省河南,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,截至6月11日17时,河南省8500多万亩小麦机收作业收官,河南麦收基本结束。
为全力抓好“三夏”生产,当地各有关部门推出多种措施帮助协调解决农机调配、烘干收储等实际困难。
天津静海区唐官屯镇尚庄子村,村两委都开着收割机“上阵”。这些年,村里不仅置办了多台新收割机,种粮大户们还置办了晾晒场和烘干塔。
在山西,全省组织3000余名干部、专家在田间地头开展夏收服务工作,调配各类收割机1.5万台,尤其是精准跨区调度履带式收割机,保证小麦及时抢收;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处设立接待服务站130个;运城、临汾两市已准备烘干设备172台(套),安排文化广场、学校操场等各类场所用于小麦晾晒。
夏种、夏管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。目前,新疆各地种子、肥料、地膜、农药等农资供应充足。截至6月11日,全区已复播各类农作物13.82万亩,复播用水保障充足;据天津市农业农村委介绍,今年天津夏玉米意向播种面积在200万亩左右,小麦机收同时进行玉米机播,6月30日左右夏玉米大面积播种将基本结束。
目前,河南已开始了小麦收购工作。针对受阴雨天气影响受损的小麦,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《关于进一步做好夏粮收购工作的通知》,明确受损小麦的认定和处置原则,要求各地认真落实《河南省超标粮食处置管理办法》,妥善做好收购工作。对于符合食用标准的小麦,积极组织产销对接,引导实行市场化收购;对于只能用作饲料和工业用粮的超标小麦,由当地政府分类做好收购,严防不合格粮食流入口粮市场,最大限度保护种粮农民利益。(记者白佳丽、许雄、苟立锋、刘金辉)